村长忙点头,安慰道:这么多人作证呢,您放心,一会儿我就去改了族谱,把他还给他爹娘。 别胡说。涂良打断他,唇紧紧抿着,显然并不乐观。 要说生意最好,还得是卖糖和盐的那个人,然后就是绣线这边。张采萱挑完了绣线,又去了那边,买了两罐盐一罐糖,她买这些,在村里只能算是平常,尤其是盐,哪怕再贵,村里也多的是人买两罐三罐的。谁知道过了这一回,以后还有没有得买? 半晌,才传来她娘的声音,你能不能借我们两百斤粮食? 那边三个人,全部都挑了担子,此时也围了许多人,张采萱还没走近,就看到有妇人欢喜的拿着布料头巾等东西欢喜的挤出来,应该都是挑担的货郎了。 张采萱的家老大夫是去过的,屋子里摆设看着不显,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家的房子,两个院子十来间的屋子,算是青山村房子最多的人家了。 张采萱俩人倒是不会吵,秦肃凛稳稳抱着骄阳,抱琴和涂良几步追上他们,问道,采萱,你们家是不是交粮食? 张采萱默了下,也是,杨璇儿可是奔着谭归去的。她心里转过这些念头,就不再想了,专心给秦肃凛帮忙。 果然,她再次到村口时,那两个货郎面前的人少了许多,但老大夫那边一点都没少。